首页 > 高考复习 初中物理功率核心知识点:公式、决定因素及典型例题解析

初中物理功率核心知识点:公式、决定因素及典型例题解析

  一、功率的公式和决定因素

  公式:P=W/t(其中 P 表示功率,W 表示物体所做的功,t 表示完成这些功所用的时间),该公式可用于计算平均功率。

  意义: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,功率越大,说明物体做功越快;反之则做功越慢。image.png

  定义:功与做功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功率,反映了单位时间内物体做功的多少。

  单位:在国际单位制中,功率的基本单位是焦 / 秒(J/s),专门名称为瓦特,简称瓦(W)。日常应用中,家用电器功率常用瓦(W)或千瓦(kW),大型机械(如发电机、起重机)常用兆瓦(MW),1MW=10³kW=10⁶W。

  单位换算关系:1kW=10³W(即 1 千瓦等于 1000 瓦)。

  决定因素:(1)做功的多少(W);(2)做功时间的长短(t)。需注意:功率由两者共同决定,不能单独根据某一个量判断,需用控制变量法分析(如相同时间内,做功越多功率越大;做相同的功,时间越短功率越大)。

  二、功率公式的相关例题

  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

  A.根据 P=W/t 可知,做功时间越长,功率一定越小

  B.某电水壶 1 分钟做功 3.6×10⁴J,某电风扇 2 分钟做功 7.2×10⁴J,则电水壶的功率更大

  C.功率大的物体一定比功率小的物体做的功多

  D.家用空调功率约 1.5kW,台灯功率约 20W,说明空调做功比台灯快

  答案:D

  解析:

  A.由 P=W/t 可知,功率大小与功和时间都有关。若做功时间长,但做功总量也同步增加(如 10 分钟做功 1000J vs 5 分钟做功 400J),功率可能更大,未控制 “做功多少” 这一变量,无法直接判断功率变化,故 A 错误;

  B.计算功率:电水壶功率 P₁=W₁/t₁=3.6×10⁴J/60s=600W,电风扇功率 P₂=W₂/t₂=7.2×10⁴J/120s=600W,两者功率相等,故 B 错误;

  C.功率表示 “做功快慢”,而非 “做功多少”。例如:功率 100W 的机器工作 10 秒,做功 1000J;功率 50W 的机器工作 30 秒,做功 1500J,可见功率大的物体总功未必更多,故 C 错误;

  D.功率是做功快慢的物理量,数值上直接反映快慢关系。1.5kW(1500W)远大于 20W,说明相同时间内空调做功更多,即做功更快,故 D 正确。


关于作者: 小编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将立刻删除。

热门文章